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,她的一生充满争议,至今仍是人们讨论的话题。从政治角度来看,尽管她通过不正当手段篡夺了皇位,但在她的统治下,无论是政治、经济还是军事,国家都得到了进一步的稳固,为后来的“开元盛世”奠定了基础。这表明她具备了非凡的治国才能。
然而,从武则天的个人生活来看,她的一生可谓荒淫无度。她曾先后侍奉李世民和李治父子,而且在晚年,更是肆意私养男宠。从这一角度看,武则天的私生活缺乏道德规范。但她凭借自己的美貌和智慧,赢得了李治的宠爱,并借此机会插手朝政,最终与李治并列“二圣”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武则天的地位几乎等同于皇帝。那么,李治在临终时为何没有杀掉她呢?
展开剩余73%有人可能会认为,李治之所以不杀武则天,是因为他深深爱着她。这个说法并不成立。虽然古代帝王对美色难以抗拒,但如果一个女人威胁到皇帝的地位和皇族的未来,他们就绝不会轻易宽恕。比如汉武帝在临终时,即使深爱钩弋夫人,也毫不犹豫地赐死了她,以免她干涉政务。而武则天的地位,远远高于当时的钩弋夫人,李治难道没有考虑到她可能会借“二圣”的身份干政吗?显然,李治是有这个担忧的。
那么,为什么李治最终没有在临终时杀掉武则天呢?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:
首先,李治去世时,李显已经27岁了,已经成年。古代历史上,太后或外戚干政的情况,通常是因为皇帝年幼,无法理政。而李显此时已经是成年男子,武则天即使想垂帘听政,也没有合适的理由。她能否干预朝政,显然已经不那么容易了。
其次,李治去世时,武则天已经60岁了,虽然在现代社会60岁的人仍然被视为中年,但在古代,由于医疗条件有限,60岁通常被视为高龄。李治当时才56岁,而武则天比他年长。李治或许认为,即便武则天有野心,也不可能篡夺李显的皇位,因为她的年纪已经不适合再大展宏图。
然而,武则天却是一位不同寻常的女性,她不仅在年老时依然保持着强烈的政治野心,而且还曾在李治死后活跃了20年。她不仅在政治上没有松懈,还在后宫私养男宠,展现出惊人的活力和精力。李显在面对母亲的铁腕手段时,表现得异常软弱,甚至未能阻止她进一步扩展自己的权力。
李治可能没预料到,武则天竟然能够在他死后继续掌握大权,这也让人们感叹她的政治手腕。幸好,武则天在治国方面十分有能,朝政井然有序,否则如果把国家交给懦弱的李显,后来的“开元盛世”可能根本无从谈起。从这一点来看,李治当时没有杀武则天,或许是个正确的决定。你怎么看呢?
发布于:天津市九五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